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

蔡 繼 有 學 校 首 誕 兩 IB 狀 元

保 良 局 蔡 繼 有 學 校 今 年 有 兩 名 IB 狀 元 , 分 別 是 方 晧 晴 ( 右 ) 和 武 英 傑 ( 左 ) , 總 校 長 劉 筱 玲 ( 中 ) 對 成 績 感 到 滿 意 。

(星島日報報道)國際文憑(IB)課程本月初放榜,私立學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首次誕生兩位IB狀元方晧晴和武英傑。他們將分別升讀醫科及商科,方晧晴已獲中文大學環球醫學領袖培訓計畫取錄,武英傑則往英國升學,修讀華威大學(University of Warwick)的國際管理課程。

  方晧晴和武英傑均是該校第二屆應考IB考生。來自中產家庭的晧晴,父親是大律師,母親是兒科醫生。

  小一開始在保良局蔡繼有學校讀書的晧晴,校內成績一向名列前茅,校方亦預計他在IB能取優異成績。IB着重學生思考和對議題融會貫通,晧晴對於應試有一套心得,「我會將今日學到的知識,與昨日學到的,找出有關連的地方,然後
整理筆記,確保自己真正明白所有事情。」

  但相對於溫習考試內容,他認為應付內部評估(IA)需要更多時間,「有時差不多要用三小時才能完成」。晧晴兩年前開始受任職兒科醫生的母親影響,對醫科產生濃厚興趣,他已獲中大環球醫學領袖培訓計畫取錄,將來若有機會,希望成為無國界醫生。

  另一位狀元武英傑亦認同晧晴的意見,認為IB內部評估需要很多時間準備,亦有一定困難,「生物課的內部評估要求學生做實驗,雖然實驗在課堂上進行,但要求學生要自行設計實驗流程,因此要額外撥出時間搜集資料。」受到任職投資銀行管理層的父親影響,英傑將到英國華威大學修讀國際管理課程。「我的父母均在外地讀大學,他們都希望我的大學生活能擴闊眼界,新學年我將到英國升讀大學。」

 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於二○○二年開校,一一年成為IB學校。第二屆應考IB的五十六名學生中,除了誕生兩位狀元,另外亦有七人取得四十分以上,四十四人取得三十分以上,平均分為三十四點五分。

  總校長劉筱玲對學生成績感到滿意。她補充,學校從法國聘請專家作為學校IB課程顧問,他會定期來港觀察老師授課和學生上堂情況,協助學校的IB課程辦得更完善。「學校只有十二年歷史,今屆學生是從小一開始就在我們學校就讀的,他們在IB表現優異,對其他學生有鼓舞作用。

2014-07-23

2014年7月14日星期一

中 學 文 憑 試 誕 三 「 超 級 狀 元 」

http://std.stheadline.com/yesterday/loc/0715ao01.html
英 皇 書 院 的 麥 志 鏘 來 自 基 層 家 庭 , 立 志 成 為 一 名 醫 生 , 計 畫 入 讀 港 大 醫 學 院 並 加 入 無 國 界 醫 生 , 協 助 第 三 世 界 人 民 。
  (星島日報報道)第三屆中學文憑試昨日放榜,今年破紀錄共誕生十二名七科5**狀元,包括七男五女,其中兩人更是修讀傳統文科的狀元;當中三人因在數學延伸單元中取得5**的優異成績而成為「超級狀元」。十二名狀元中,有五人將入讀醫科,其餘將入讀法律、商科及文科等;有兩人更是基層狀元,家境清貧,要靠補習賺取零用錢,但認為只要虛心學習,基層學生亦可找到學習資源。

  中學文憑試昨日放榜,誕生十二名狀元,他們皆來自傳統及直資名校,包括三名聖保羅男女中學、兩名聖保祿中學;華英中學、九龍華仁書院、協恩中學、嘉諾撒聖瑪利書院、皇仁書院、英皇書院及聖士提反書院則各有一名。

  兩名來自清貧家庭的七科5*
*狀元,包括華英中學的楊志聰和英皇書院的麥志鏘。楊志聰父親是裁縫,母親是製衣廠文員,他平日要節衣縮食,零用錢僅夠應付交通費,要靠補習賺取零用錢,他坦言入讀大學後亦無錢參加海外交流活動。原定打算報讀英國牛津大學法律系的他,因沒有護照文件,趕不及在限期前報名而告吹,但改入讀科技大學環球商業學的他未有後悔,他並認為只要虛心學習,基層學生亦可找到學習資源。

  就讀英皇書院的麥志鏘同樣來自基層家庭,家住唐樓的他,要領取全額書簿津貼,但憑着名列前茅的校內成績,每年均獲多個學術獎學金,幫助紓緩經濟壓力。平日熱心義工服務的他,更視做義工是興趣和減壓方法之一,並立志成為一名醫生,計畫入讀港大醫學院並加入無國界醫生,協助第三世界人民。

  另外兩名狀元,包括皇仁書院的馬國鳴及九龍華仁書院的姚本杰同樣立志成為醫生,希望幫弱勢社群。

  聖保祿中學今年誕生兩名狀元,分別是徐詠然和黃曉晴,希望就讀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的徐詠然認為,溫書要專心,準時睡覺並有充足休息,她自己會製作造句集,又會抄寫新學英文生字以助考試。黃曉晴則自言性格正直,希望為弱勢發聲,所以希望就讀港大法律系。

  至於兩名就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的同班同學黃靖桐與王美瑜,文憑試中雙雙挑戰七科5**,立志成為腦科醫生的黃靖桐成為狀元,計畫入讀港大醫科;但王美瑜雖然在數學科延伸單元二獲得5**佳績,卻因英文科寫作卷失手只得五級,全科僅獲5*,雖令她失落狀元頭銜,但無損她入讀港大醫科目標,她打算申請覆核成績,有望晉身全港第四名「超級狀元」。

  狀元是如何應付文憑試的沉重壓力?來自協恩中學的七科5**狀元陳詠妍,會以光顧餐廳後撰寫食評作為減壓之道,「我的食評有來自中環幾千元的法國菜,也有街邊幾十元的平民滋味。」雖然愛吃,但她無意成為食評家,打算在本港大學攻讀醫科,日後從事醫學研究。

  就讀赤柱聖士提反書院的譚梓恆,由於選修中國歷史、世界歷史及經濟科成為「文科狀元」。他憶述選讀傳統文科,曾被一群選修理科的同學視為離群,「同學見我選修兩科歷史都話『悶到嘔』,或形容文科生只是『死背書』」。計畫入讀港大英文系的他,希望畢業後返母校成為一名英文科教師,並期望今次以「文科狀元」脫穎而出,洗脫家長與坊間視文科生不濟的刻板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