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10日星期日

翁 祐 創 校 校 長 掃 走 天 水 圍 悲 情

順 德 聯 誼 總 會 翁 祐 中 學 創 校 校 長 蔡 澤 群 本 學 年 退 休 , 他 認 為 天 水 圍 的 學 校 應 發 揮 其 效 能 , 扭 轉 區 內 學 生 的 命 運 。
(星島日報報道)天水圍早年接連發生自殺及家庭暴力事件,令「悲情城市」陰霾久久不散。十三年前轉到該區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「開荒」的創校校長蔡澤群本學年退休,他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,二十多年前在屯門區任職時,目睹居民跳樓輕生,令他堅決藉教育扭轉年輕人的命運,掃走「悲情」,故一直推動翁祐發展資訊科技教育,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。

  「三十多年來,我在兩個『悲情城市』工作過。」○一年起在翁祐中學擔任校長的蔡澤群,之前於屯門一所中學任職,「當時屯門公路剛啟用,居民難以跨區工作維生,屯門市廣場『靜蠅蠅』,生意難做,差點兒以為(廣場)會結業。」他直言當年「貧窮」滋生不少家庭問題,「上課時望出窗外,見過一
個黑影跳下來,感覺很震憾。」

  蔡澤群形容昔日的屯門猶如早年的天水圍,惟十三年前踏進天水圍時覺得該區有前途,「因為沒有舊區,街道乾淨,設計『中產』,但其後發現大多居民來自中下階層,屋邨之間距離很遠,年輕人只能走上天台玩,成為黑社會及問題少年的溫牀。」他直言,雖然其他中產階級的地區先天較有優勢,「但教育可扭轉人的命運」。

  作為翁祐中學的「開荒牛」之一,加上該校與毗鄰的小學「一條龍」,蔡澤群坦言收生深受限制,「本質較差的學生亦『原裝』升中,當中曾有人搗亂、辱罵老師等。」為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,他於七、八年前在初中課程引入必修3D電腦動畫科,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。「上課不再只學數理、史地,而是玩電腦遊戲、畫公仔,發揮創意。」

  蔡澤群又形容學校的資訊科技教育「行先一步」,五、六年前教授中一生寫藍牙程式,驅動電腦硬件,現時則學習編寫智能手機應用程式(App),「初中生年紀輕,反應更快,更易明白編寫原理。」

  該校一○年誕生「星之子」林俊禧及「星之女」李安琪,成為一時佳話,「沒人想過天水圍的學生有勇氣及志向投入參與比賽,並且成功;老實說,相對傳統名校,這類故事更矚目。」蔡澤群不評論天水圍仍否「悲情」,但認為區內學校須發揮其效能,「至少不能當學生是『難民』,應以行動關心學生。」

2014-08-09

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

蔡 繼 有 學 校 首 誕 兩 IB 狀 元

保 良 局 蔡 繼 有 學 校 今 年 有 兩 名 IB 狀 元 , 分 別 是 方 晧 晴 ( 右 ) 和 武 英 傑 ( 左 ) , 總 校 長 劉 筱 玲 ( 中 ) 對 成 績 感 到 滿 意 。

(星島日報報道)國際文憑(IB)課程本月初放榜,私立學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首次誕生兩位IB狀元方晧晴和武英傑。他們將分別升讀醫科及商科,方晧晴已獲中文大學環球醫學領袖培訓計畫取錄,武英傑則往英國升學,修讀華威大學(University of Warwick)的國際管理課程。

  方晧晴和武英傑均是該校第二屆應考IB考生。來自中產家庭的晧晴,父親是大律師,母親是兒科醫生。

  小一開始在保良局蔡繼有學校讀書的晧晴,校內成績一向名列前茅,校方亦預計他在IB能取優異成績。IB着重學生思考和對議題融會貫通,晧晴對於應試有一套心得,「我會將今日學到的知識,與昨日學到的,找出有關連的地方,然後
整理筆記,確保自己真正明白所有事情。」

  但相對於溫習考試內容,他認為應付內部評估(IA)需要更多時間,「有時差不多要用三小時才能完成」。晧晴兩年前開始受任職兒科醫生的母親影響,對醫科產生濃厚興趣,他已獲中大環球醫學領袖培訓計畫取錄,將來若有機會,希望成為無國界醫生。

  另一位狀元武英傑亦認同晧晴的意見,認為IB內部評估需要很多時間準備,亦有一定困難,「生物課的內部評估要求學生做實驗,雖然實驗在課堂上進行,但要求學生要自行設計實驗流程,因此要額外撥出時間搜集資料。」受到任職投資銀行管理層的父親影響,英傑將到英國華威大學修讀國際管理課程。「我的父母均在外地讀大學,他們都希望我的大學生活能擴闊眼界,新學年我將到英國升讀大學。」

 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於二○○二年開校,一一年成為IB學校。第二屆應考IB的五十六名學生中,除了誕生兩位狀元,另外亦有七人取得四十分以上,四十四人取得三十分以上,平均分為三十四點五分。

  總校長劉筱玲對學生成績感到滿意。她補充,學校從法國聘請專家作為學校IB課程顧問,他會定期來港觀察老師授課和學生上堂情況,協助學校的IB課程辦得更完善。「學校只有十二年歷史,今屆學生是從小一開始就在我們學校就讀的,他們在IB表現優異,對其他學生有鼓舞作用。

2014-07-23

2014年7月14日星期一

中 學 文 憑 試 誕 三 「 超 級 狀 元 」

http://std.stheadline.com/yesterday/loc/0715ao01.html
英 皇 書 院 的 麥 志 鏘 來 自 基 層 家 庭 , 立 志 成 為 一 名 醫 生 , 計 畫 入 讀 港 大 醫 學 院 並 加 入 無 國 界 醫 生 , 協 助 第 三 世 界 人 民 。
  (星島日報報道)第三屆中學文憑試昨日放榜,今年破紀錄共誕生十二名七科5**狀元,包括七男五女,其中兩人更是修讀傳統文科的狀元;當中三人因在數學延伸單元中取得5**的優異成績而成為「超級狀元」。十二名狀元中,有五人將入讀醫科,其餘將入讀法律、商科及文科等;有兩人更是基層狀元,家境清貧,要靠補習賺取零用錢,但認為只要虛心學習,基層學生亦可找到學習資源。

  中學文憑試昨日放榜,誕生十二名狀元,他們皆來自傳統及直資名校,包括三名聖保羅男女中學、兩名聖保祿中學;華英中學、九龍華仁書院、協恩中學、嘉諾撒聖瑪利書院、皇仁書院、英皇書院及聖士提反書院則各有一名。

  兩名來自清貧家庭的七科5*
*狀元,包括華英中學的楊志聰和英皇書院的麥志鏘。楊志聰父親是裁縫,母親是製衣廠文員,他平日要節衣縮食,零用錢僅夠應付交通費,要靠補習賺取零用錢,他坦言入讀大學後亦無錢參加海外交流活動。原定打算報讀英國牛津大學法律系的他,因沒有護照文件,趕不及在限期前報名而告吹,但改入讀科技大學環球商業學的他未有後悔,他並認為只要虛心學習,基層學生亦可找到學習資源。

  就讀英皇書院的麥志鏘同樣來自基層家庭,家住唐樓的他,要領取全額書簿津貼,但憑着名列前茅的校內成績,每年均獲多個學術獎學金,幫助紓緩經濟壓力。平日熱心義工服務的他,更視做義工是興趣和減壓方法之一,並立志成為一名醫生,計畫入讀港大醫學院並加入無國界醫生,協助第三世界人民。

  另外兩名狀元,包括皇仁書院的馬國鳴及九龍華仁書院的姚本杰同樣立志成為醫生,希望幫弱勢社群。

  聖保祿中學今年誕生兩名狀元,分別是徐詠然和黃曉晴,希望就讀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的徐詠然認為,溫書要專心,準時睡覺並有充足休息,她自己會製作造句集,又會抄寫新學英文生字以助考試。黃曉晴則自言性格正直,希望為弱勢發聲,所以希望就讀港大法律系。

  至於兩名就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的同班同學黃靖桐與王美瑜,文憑試中雙雙挑戰七科5**,立志成為腦科醫生的黃靖桐成為狀元,計畫入讀港大醫科;但王美瑜雖然在數學科延伸單元二獲得5**佳績,卻因英文科寫作卷失手只得五級,全科僅獲5*,雖令她失落狀元頭銜,但無損她入讀港大醫科目標,她打算申請覆核成績,有望晉身全港第四名「超級狀元」。

  狀元是如何應付文憑試的沉重壓力?來自協恩中學的七科5**狀元陳詠妍,會以光顧餐廳後撰寫食評作為減壓之道,「我的食評有來自中環幾千元的法國菜,也有街邊幾十元的平民滋味。」雖然愛吃,但她無意成為食評家,打算在本港大學攻讀醫科,日後從事醫學研究。

  就讀赤柱聖士提反書院的譚梓恆,由於選修中國歷史、世界歷史及經濟科成為「文科狀元」。他憶述選讀傳統文科,曾被一群選修理科的同學視為離群,「同學見我選修兩科歷史都話『悶到嘔』,或形容文科生只是『死背書』」。計畫入讀港大英文系的他,希望畢業後返母校成為一名英文科教師,並期望今次以「文科狀元」脫穎而出,洗脫家長與坊間視文科生不濟的刻板印象。

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

泰 晤 士 亞 洲 排 名   港 大 第 三

港 大 在 最 新 泰 晤 士 報 亞 洲 大 學 排 行 榜 位 列 第 三 , 成 為 排 名 最 高 的 本 港 院 校 。
  
(星島日報報道)英國《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》今日公布新一年「亞洲大學排行榜」,首三位排名與去年一樣,日本東京大學穩佔榜首,緊隨其後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及香港大學。本港有六所院校躋身首五十位,其中浸會大學排名由五十位升至四十二位,科技大學及中文大學分別位列第九及十二位。內地方面,躋身百大的院校有十八所,其中北京大學排第五位,反映內地院校水平逐漸獲國際肯定。記者 曾愛芳

  最新一年泰晤士報亞洲大學排行榜,根據十三個指標,包括教學、研究、知識轉移及國際化等作評分,選出一百所亞洲大學。日本東京大學繼續榮膺「亞洲一哥」,位列第二至第五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、香港大學、南韓首爾大學及北京大學。

本港有六所院校躋身首五十位,其中港大、科大及中大的排名與去年相同,分別位列第三、第九及十二位。城市大學及理工大學排名稍為下跌,前者由十九位跌至二十二位,後者由三十三位跌至三十五位。浸大是六所本地大學中,唯一排名上升的院校,由五十位升至四十二位。

  內地方面,今年位列亞洲百大的院校數目,由十五所增至十八所,當中以北京大學的排名最高。有份撰寫排行榜補充資料的教育經濟學者Jamil Salmi指,雖然日本繼續成為最多院校躋身百大的國家,但內地院校逐步威脅日本的地位,「日本大學欠缺危機意識,在高度競爭環境中非常危險。」

  《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》編輯Phil Baty表示,香港三所院校包括香港大學、中文大學及科技大學,在周邊地區日益激烈的競爭下仍能維持排名,展望在與內地關係愈趨密切及本港作為全球教育樞紐的因素下,會有更好多的將來。不少亞洲院校正不斷冒起,現時全球大學排名榜前列院校仍是北美及西歐國家為主,不排除亞洲院校逐步挑戰西方院校的位置。

  港大、中大、科大、理大及城大均回應稱,全球有很多不同的大學排名榜,考慮因素亦不盡相同,大學會視排名為參考指標,繼續在教育、研究及知識交流多方面追求卓越。浸大發言人表示,對本港六所大學位列亞洲首五十位感到高興,認為是國際學術界對本港高教界多年努力的肯定和認同;又稱浸大會以教學與研究並重

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

吳 大 琪 接 掌 資 優 教 育 學 苑

科 大 理 學 院 副 院 長 吳 大 琪 下 月 將 出 任 資 優 教 育 學 苑 新 院 長 。  
  
(星島日報報道)培訓資優學生的香港資優教育學苑,新任院長人選終於敲定,科技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兼資優教育發展中心總監吳大琪,將於下月一日起正式履新接任院長,他期望資優課程能夠更有系統,讓學生能有小學至大學的連貫而銜接培訓。至於爭取財政來源,他坦言傾向要求政府撥款注資,維持學苑營運。

  吳大琪接受本報查詢,證實已接受政府邀請,下月一日接任資優教育學苑新院長。他表示,過去幾年本港資優教育確有進步,期望上任後把資優教育發展為有系統,能輔助正規課程的培訓,讓學生從中小學銜接到大學課程,「現在學生就讀資優課程往往是東一科,西一科,我希望日後更有系統。」

  資優教育學在○七年獲政府撥款一億元
,配對何鴻卿爵士

的等額捐款成立;學苑連年累積虧損,校方年初已完成財政檢討報告,據悉傾向再度向政府申請撥款。吳大琪稱,他認同學苑日後向政府申請撥款及尋求贊助,但具體金額及撥款運用方式,則有待上任後與董事局商討。教育局在一一年曾表明,以該校現有運作及營運收支狀況,數年後或有需要尋求其他贊助或政府撥款,以繼續運作。

  吳大琪在一九九一年起任教科大物理學系,○四年起出任理學院副院長,多年從事本港資優教育,最為人熟悉是○六年破格取錄「星之子」陳易希,當時輿論質疑科大做法,吳大琪不僅撰文批評本港考試制度僵化,不能公平評核學生的實際才華與能力,更在一○年成立理學院資優教育發展中心,提供長期及多元化資優課程。

  吳大琪本身是國際知名的物理學家,曾憑研究「非平衡介觀近藤效應」的貢獻,榮登年度亞洲物理成就榮譽榜,並在○二年獲裘槎高級科研獎金,他現時亦任香港教育學院校董、課程發展議會資優教育委員會成員。吳大琪透露,已向科大申請停薪留職三年,至於理學院資優教育發展中心總監一職,將由科大化學系教授楊霖龍接任。

  資優教育學苑首任院長湯敏思在年初離任後,教育局從課程發展處,借調主理科學教育範疇的總課程發展主任劉遠騰,在二月起出任署理院長至今。

2014年5月11日星期日

全 球 最 佳 教 育 制 度 港 列 第 四

  (星島日報報道)經濟發展程度與教育水平息息相關,有國際教育機構的研究分析顯示,亞洲已發展地區成為全球最佳教育制度的地方,排榜首是近年經濟起飛的韓國,緊隨其後分別是日本和新加坡,而香港亦位列第四。

  其他的熱門升學國家包括英國、美國和澳洲排行第六、十四和十五位。負責研究的學者認為,亞洲地區的教育成功源於老師被受尊重的文化,以及老師、學生和家長三者願意投身在教育之中。

  國際教育機構Pearson經濟學人智庫(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),最近發表研究報告,利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(PISA)、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(TIMSS),以及促進國際
閱讀素養研究(PIRLS)最新公布的分數,分析全球四十個國家及地區的教育制度。

  結果發現,亞洲多國和地區成功擊敗西方國家,位列首四位,其中近年經濟起飛的南韓,排名由一二年的第二位,升至今年的首位。至於香港的排名,雖然較一二年微跌一級,但仍排行第四,較傳統海外升學國家如英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新西蘭高。

  Pearson首席報行官John Fallon指,報告顯示出經濟表現與教育水平有密切關係,「亞洲國家的成功,反映他們高度尊重老師的文化,以及老師、學生和家長對教育負責任。」

  他又認為,數碼科技在教育扮演重要的角色,增加使用科技不會削弱或取代老師的角色,反而是加強老師的教學。「全球不少院校都有研發,最大的挑戰並非尋找出色的老師和學校,而是如何共享及大規模複製這些成功例子。」

2014年2月2日星期日

科 大 蟬 聯 全 球 年 輕 大 學 榜 首

http://std.stheadline.com/yesterday/edu/0130go01.html
科 大 連 續 第 二 年 成 為 全 球 年 輕 大 學 榜 首 , 力 壓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大 學 。
  (星島日報報道)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(QS)今日公布今年度全球年輕大學榜,科技大學力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,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年輕大學榜首。城市大學及理工大學亦分別打入第四及第八位。科大回應稱,對再次位列榜首感到振奮,會繼續在教研追求卓越。較去年微升一級的城大亦表示,排名反映出城大的活力及團隊精神。

  QS世界大學排名每年按照院校的科研、科學、就業及國際化等因素,從全球逾三千多所院校選出世界首八百強大學。

  於一二年起設立的QS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,則是根據QS世界大學排名,為校齡少於五十年的五十強院校排名。

  與去年一樣,今年有六
所亞洲大學打入十強。其中建校二十三年的科大,蟬聯全球年輕大學「一哥」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韓國科學技術院則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,本港的城大與理大亦成功打入第四及第八位。

  由於今年的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,不包括所有一九六四年或之前成立的院校,故去年入選的英國華威大學(University of Warwick)、蘭卡斯特大學(Lancaster University)及艾塞克斯大學(University of Essex),以及澳洲麥覺理大學(Macquarie University),均被剔除。

  QS研究部主管Ben Sowter表示,過去外間一直認為,擁有較長歷史的院校,自然在校譽方面佔優,「但從年輕大學的表現來看,排名榜展示了他們在全球高等教育界一股向上的新力量。」他又指,雖然多數亞洲院校稱霸排名,但預計不少澳洲年輕大學將後來居上。

  科大發言人回應稱,科大連續兩年在排名榜中位列榜首,獲國際廣泛肯定,感到十分振奮。「我們重全面實踐在教育與研究方面的使命,讓學生得到全人發展,成為具環球視野的領袖人才,為社會作出貢獻。」發言人又表示,科大的目標不是爭取排名,然而排名可加強了解大學的表現及掌握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,大學將繼續在教研追求卓越,協助促進香港、內地乃至世界向前發展。

  對於城大在今年QS全球年輕大學排名中名列第四,校長郭位表示,城大近年發展所取得的飛躍進步,反映出城大的活力及團隊精神。「城大注重教研合一,不斷創新,以卓越教研成果貢獻社會。

2014-01-30